top of page
  • AICEHK

【Band1尖子】受工程師父熏陶迷上STEM創作 小六男生考入英皇盼以發明改善人類健康

發佈於: 2022-08-18

撰文:Topick hket.com

原文記者︰嚴天任


只要小朋友找到自己的興趣,就會不自覺沉醉其中,甚至自發學習更多相關知識。就讀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下稱英小)的小六男生葉柏言年紀輕輕,卻可謂一個小發明家,發明品多得放滿一桌子,與STEM有關的獎項不計其數。小男生架著一副黑框眼鏡接受採訪時顯得有點靦腆,但在產品介紹及展示運作時卻毫不怯場,顯然是駕輕就熟、經驗有加。柏言小小年紀已在STEM比賽屢獲殊榮,更考入心儀中學英皇書院。他感謝家人的支持及英小的栽培,更引用陳淑英校長的說話鼓勵自己「It is possible, we know we can」。


柏言對STEM發明的興趣始於小四,當時他參加了學校的STEM興趣班,包括創意發明班及機械人編程班,而常識科專題研習給予他應用及發展STEM的機會,學習編程及多角度思考技巧。柏言表示每當學習了一種編程技巧,老師便會讓他嘗試用這技巧創作作品。當掌握不同技巧後,學校亦替他參加比賽作實戰,自此柏言便培養出每天花一至兩個小時在STEM比賽作品的習慣。


屢敗屢試創出新發明


別以為柏言年紀小就看輕他,他的發明品相當嚴謹,模擬實施運作而且可行,並非只得空想。以柏言最喜歡的作品「牛屁小特工」為例,作品概念是將牛屁內的溫室氣體甲烷進行燃燒轉化為能源,除了協助解決全球暖化的議題,亦針對能源議題製造一個新的可再生能源。另外作品有考慮到動物權益,整個過程毋需把導管插入牛的消化腔,便可收集牠們排放的氣體,因此並不會令牛隻身體上產生傷口,而受到傷害或痛苦。


為了證明作品概念實際而可行,柏言特意與家人到新界拾取牛糞回家,再使用「牛屁小特工」抽取其中的甲烷到儲存罐,利用甲烷可燃燒的特性點火,引證牛屁小特工的確可行。結果連評判都對作品讚不絕口。更認為作品可申請專利,最終分別在全國青少年科學影像節香港區選拔賽小學組取得金獎(科學探究紀錄片),以及2021年大灣區STEM卓越獎(香港區)取得銅獎。


然而發明路上當然會遇到許多困難,以整整用了一年半才完成的「飲水小助手」為例,水機原本概念是利用人面辨識功能及NFC Sticker去控制院舍智障人士飲水量,避免飲水太多或過少而身體有毛病,但因水機牽涉人臉辨識,編程相對複雜。他在製作之初經常失敗,無法識別人臉,需要輸入大量相片及不停嘗試才成功。不過,卻因此令柏言學會解難,學習到使用新零件,例如使用Flow sensor計算水量,NFC Sticker識別水杯。努力並沒有白費,最終作品奪得2021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學生創新金獎。


工程師爸爸成啟蒙導師

產品成功亦離不開家人的支持,父母非常鼓勵柏言進行不同類型的創作,一直希望他可以在STEM方面發展。任職工程師的爸爸更可謂柏言的啟蒙導師,除了陪伴柏言製作水機,亦會解答有關元件上的問題。柏言自小四參加英小舉辦的STEM興趣班,父親發現到柏言在STEM方面的潛能及興趣,便會利用自身專業,令兒子有更多機會接觸科學知識。例如柏言一家周末會到深水埗鴨寮街逛街,爸爸途中會講解不同組件的用處,又會買硬件回家測試,令柏言不斷吸收新的科學或STEM知識,更成為兩父子間聯繫感情的方法。柏言感謝爸爸︰

「爸爸給我很大支持,又教會我許多新知識,利用新方法組裝零件,訓練我多角度思維。」


即使柏言專注在STEM的創作上,亦沒有放下學業,他小學6年來最高成績是全級第2至3名,平均在10名以內,亦成功考入自己的心儀中學英皇書院。為了在學業、STEM兩方面發展作平衡,他每天放學後會先完成功課,以確保學業有一定水平,然後才做STEM的創作。當周末或假期有比較多的空餘時間,就會專注做STEM創作。


校長一句話成左右銘

回顧小學生涯,柏言雖然屢獲殊榮,但他並不居功,直言師長及家人給了許多鼓勵及支持,


「學校提供很多資源給我學習及發展我STEM的才能。引導我思考日常生活及身旁的人有甚麼困難及需要,創作出解決生活,環境問題的作品,幫助有需要的人。」


同時他特別向陳校長表示謝意,引用她常常提醒學生的一句話︰It is possible, we know we can! 這句話令他體驗到只要努力付出,就可以把概念創作成為一個個解決問題的作品。他期望未來到了英皇書院繼續發展STEM才能,擴展科學方面的知識領域。


「我希望未來在學術上獲得理想的成績。在STEM發展創作一些促進人類健康、預防疾病作品。而作品不只是一個原形或概念,而是經過測試,用家可實際使用的作品。」

4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來源: Topick hket.com 發佈於: 2023-11-22 原文責任編輯:梁凱婷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 校董會主席黃天祥於今日(22日)舉行的僱主午宴上表示,新安排有助都大學生獲得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大大提升其

來源: Sunday Kiss 發佈於: 2023-10-25 科技教育成為現時教育的大趨勢,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由前任校長到現任張校長都一致發揮前瞻性,大力引入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增加學習興趣、未來的競爭力。今回「校長辦公室」將會帶大家了解這所學校以其不斷進步的科技教育和豐富的學術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求知和探究精神,為他們的未來打造了無限可能性。 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

來源: 東網 on.cc 發佈於: 2023-10-15 為配合社會創科發展及鼓勵學童多參與運動,聖雅各福群會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八達通創科運動計劃」,吸引逾百名學童體驗乒乓等球類運動,並學習STEM知識。參加者會將科技與體育融合,例如自製乒乓球發球機,同時培育他們的體能及智能發展。 該計劃自2022年推出,並獲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目標於2022至2025學年推行首個3年計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