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AICEHK

天水圍中學推STEM教育 校長:讓名校或基層學生都在同一起跑線

節錄於: 香港01

撰文:陳嘉慧

發佈於: 2021年06月01日


本港近年強調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不過STEM並未納入正式課程,而是以校本形式推行。有天水圍直資中學校長表示,STEM教育可助基層學生認識和融入社會、擴闊眼界,又認為不論名校或基層的學生,均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開習STEM。

今年DSE文憑試剛剛結束,有當年會考僅一科合格過來人、憑著對STEM的興趣成功升讀名校史丹福大學的過來人指,外國名校收生要求中,公開試分數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反而越來越看重學生是否願意為自己的興趣做出成績。


天水圍直資中學萬鈞伯裘書院校長黃穎東表示,學校10多年前已開始推行STEM教育,起步點是「遊戲式學習」(game-based learning),因發現學生除了喜歡打機,也可以自己創作電腦遊戲,最初只有4、5個學生參與,後來有更多學生加入,學校於是逐漸將這個學習方式加入初中資訊科技課程中,發展至今更加入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範疇。


STEM教育助天水圍學生擴闊眼界

為何如此強調STEM教育?黃穎東說,學校位於天水圍,入讀學生並非一班在香港最「privileged(有優勢)」的學生,而STEM教育助學生認識和融入社會、擴闊眼界。他又認為,無論是名校或基層的學生,均在同一起跑線上開始開習STEM,相反,傳統科目如英文、社會科學,部分學生或會因家庭背景更佔優。


黃穎東觀察,政府近年投放不少資源,學校可以校本方式推行STEM教育,可達致百花齊放,但矛盾點在於不少學校和老師仍十分看重課程指引及範圍,幸好近年本地有不少推動STEM教育的好案例供參考,另外不同學校間亦開始組織學習小組,與其他學校一同推行STEM課程。


疫情助師生同學習

疫情下學校停課多時,教師在追趕課程進度的壓力下,是否還有餘力準備STEM課程?黃穎東就指,回答這道問題時,要區分課時和學時,現時老師大多在追趕課時,但未必是在學習新事物,而面對新衝擊,反而有助老師和學生學習新事物,舉例疫情初期,老師和學生學習使用Zoom上課時都感到很高興,因他們在「一齊試新嘢」。


黃穎東認為,無論學習任何事物,最好的方法是按興趣實踐,而STEM一個重要元素,是可讓學生動手做,「這與我讀書時、數十年前的工科少少類似」,無奈在香港社會類似科目並不受重視,但發展至今,STEM應作為教育的一個主流項目。


會考僅1科合格 憑對STEM興趣升讀美國名校

ClickVentures創投基金合夥人趙敬賢,就以自己為例子,說明興趣先行也能成功。趙敬賢笑言自己就是「反面教材」,當年入讀工業中學,但多數時間用於發展興趣——打機,沉迷到機舖打街頭霸王,又不時流連高登、黃金;但亦因為感興趣,他開始到圖書館借書學習編程語言,自己開發遊戲。


趙敬賢笑說,正因時間都用於「興趣」之上,會考成績自然非常之差,只有一科物理合格,與父母商量後,選擇到美國重讀兩年高中,再入讀社區學院,但驚喜發現自己性格更適合當地教育較自由的學制,其後成功升讀名校史丹福大學,畢業後加入摩根士丹利,負責研發衍生工具,後來又到矽谷創業,至今擁有7項美國發明專利。


美名校招生 公開試重要性越來越低

他回望由校園到職場,都憑著對STEM的興趣而前行。對於本港推行STEM教育的環境,他認為,本港教育資源豐富,硬件配套是世界級,但需加以營造發展創新科技的氣圍,包括定期舉辦各式創業比賽。


今年文憑試剛剛結束,失意公開試的考生又能否按興趣尋出路?趙敬賢說,自己作為史丹福大學香港招生委員之一,能看出公開試分數的重要性越來越低,相反,更加看重學生是否有個人才華,是否願意為自己的興趣做出成績。

1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來源: Topick hket.com 發佈於: 2023-11-22 原文責任編輯:梁凱婷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 校董會主席黃天祥於今日(22日)舉行的僱主午宴上表示,新安排有助都大學生獲得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大大提升其

來源: Sunday Kiss 發佈於: 2023-10-25 科技教育成為現時教育的大趨勢,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由前任校長到現任張校長都一致發揮前瞻性,大力引入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增加學習興趣、未來的競爭力。今回「校長辦公室」將會帶大家了解這所學校以其不斷進步的科技教育和豐富的學術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求知和探究精神,為他們的未來打造了無限可能性。 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

來源: 東網 on.cc 發佈於: 2023-10-15 為配合社會創科發展及鼓勵學童多參與運動,聖雅各福群會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八達通創科運動計劃」,吸引逾百名學童體驗乒乓等球類運動,並學習STEM知識。參加者會將科技與體育融合,例如自製乒乓球發球機,同時培育他們的體能及智能發展。 該計劃自2022年推出,並獲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目標於2022至2025學年推行首個3年計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