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綜合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來源:華僑報

原作者:羅宇順

發佈於: 2023-04-28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是當今教育思潮主流,既然生活是綜合組成的複合體,那麼解決生活問題就需要綜合能力。學生不再單純只是培養「知識」,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同時具備「知識、情意、技能」的綜合能力。設置校本綜合課程的目的是將跨學科知識加以整合、鞏固、連繫、拓展、深化及應用,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和探究興趣,提升學科素養,形成解決問題、思辨、溝通與合作等關鍵能力


綜合課程的性質在於打破原有學科界限,彌補分科學習形成知識碎片化問題。課程實施上關注如何將知識整合,以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為學習核心,通過實踐作為應用知識的媒介,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的綜合能力,所以一般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跨學科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

課程設計上關注探究對象或主題的整體性,根據學生能力、學校特色、可利用的校內和社區資源等,給學生提供多學科融合的學習情境。教師進行統籌及評估後,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開展相關活動,使學生在情境中同時應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藉此學習歷程提升跨學科綜合能力和素養,為學生未來相關的專業能力發展建立扎實基礎。


二、重視STEM能力的實踐應用(Core STEM Practices)

課程中,學生擁有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足夠動手操作的機會,能夠獨立思考、大膽探索、想像質疑。具體教學時間為正規教學時間,確保全體學生能夠參與,並根據實際情況或需要,安排合適的學習環境、時機和場所,以保障課程能如實執行。同時亦鼓勵學生以多樣化的方式實踐自己的學習成果,例如作品展覽、戲劇表演、議題辯論、成果發佈等……


三、主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基於以終為始的解難精神作為導向設計教學內容,從不同特定主題中建立與整合所需能力,包括批判精神、創造力、團隊協作、邏輯思維與危機處理等不同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複雜問題時,需作出高效決定,直接提供實踐專業技能的機會,有利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及早規劃。


不少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於主題式的教學活動表示肯定與認同,特別在科學與工程有關的學習成果,能引起正面影響。綜合課程讓學生對相關學科的內涵能有更深入與具體的理解,感受到學以致用的真實互動,有利推動相關範疇的持續學習。簡潔而精要的原理解說,重視實用性與趣味性的設計原則,正是綜合課程的魅力所在。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來源: Topick hket.com 發佈於: 2023-11-22 原文責任編輯:梁凱婷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 校董會主席黃天祥於今日(22日)舉行的僱主午宴上表示,新安排有助都大學生獲得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大大提升其

來源: Sunday Kiss 發佈於: 2023-10-25 科技教育成為現時教育的大趨勢,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由前任校長到現任張校長都一致發揮前瞻性,大力引入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增加學習興趣、未來的競爭力。今回「校長辦公室」將會帶大家了解這所學校以其不斷進步的科技教育和豐富的學術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求知和探究精神,為他們的未來打造了無限可能性。 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

來源: 東網 on.cc 發佈於: 2023-10-15 為配合社會創科發展及鼓勵學童多參與運動,聖雅各福群會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八達通創科運動計劃」,吸引逾百名學童體驗乒乓等球類運動,並學習STEM知識。參加者會將科技與體育融合,例如自製乒乓球發球機,同時培育他們的體能及智能發展。 該計劃自2022年推出,並獲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目標於2022至2025學年推行首個3年計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