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AICEHK

製作可重用口罩 STEM課堂新運用

節錄於:大紀元時報

原作者/撰文︰曾蓮

2020年3月13日


近日有多間教育科技機構合作啟動「Saving The Mask」計劃,運用3D打印及吸塑技術,設計出可重用STEM口罩。該口罩由食物級塑膠製成的兩層口罩外殼及濾膜兩部份組成,有多種不同尺寸,並可更換濾芯。


計劃發起人李偉康(Alex)介紹可重用STEM口罩的設計理念,希望能將STEM知識應用在實踐中,學與教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過程包括運用3D軟件設計口罩、3D打印製作模具並使用真空吸塑成型技術製作樣板口罩,這些都是實踐型的教材。


計劃召集人梁偉健(Kenny)提及,全新設計可重用STEM口罩所需要的材料並不複雜,適合擁有相關設備的學校展開STEM課程。


目前製作STEM口罩的設備包括3D打印機、吸塑機、鑽孔機等,原材料為降解的環保物料——白色的HIPS膠和透明的PTG膠。一般的醫用口罩剪成小塊,便可作為該口罩的濾膜,一片醫用口罩大約可以分為10塊。按照模版製作完成後,加上橡筋,則是一個可重用的STEM口罩。目前不同尺寸的口罩已有源代碼,教師有興趣可向該計劃尋求合作機會。


該口罩的開發原理基於STEM理念,指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


李偉康表示,作為一名STEM老師,他認為可以利用手上的教具為社會貢獻一分力量,對於「STEM」的理解,他也有新的詮釋:「S代表『solve problem』,解決問題;T解釋為『team work』,團隊合作;E是『enjoyment』愉悅;M則是『make it happen』。他希望可以利用STEM的雙重概念,在教育上發揮一定的作用。」

23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來源: Topick hket.com 發佈於: 2023-11-22 原文責任編輯:梁凱婷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 校董會主席黃天祥於今日(22日)舉行的僱主午宴上表示,新安排有助都大學生獲得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大大提升其

來源: Sunday Kiss 發佈於: 2023-10-25 科技教育成為現時教育的大趨勢,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由前任校長到現任張校長都一致發揮前瞻性,大力引入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增加學習興趣、未來的競爭力。今回「校長辦公室」將會帶大家了解這所學校以其不斷進步的科技教育和豐富的學術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求知和探究精神,為他們的未來打造了無限可能性。 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

來源: 東網 on.cc 發佈於: 2023-10-15 為配合社會創科發展及鼓勵學童多參與運動,聖雅各福群會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八達通創科運動計劃」,吸引逾百名學童體驗乒乓等球類運動,並學習STEM知識。參加者會將科技與體育融合,例如自製乒乓球發球機,同時培育他們的體能及智能發展。 該計劃自2022年推出,並獲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目標於2022至2025學年推行首個3年計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