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AICEHK

Arts or Science


節錄於:Yahoo新聞

原作者/撰文︰Ben Yu 2020年5月12日 對於同學們大學選科,除了個人對某些的興趣之外,關乎將來事業發展也是另一個考慮,這是英國與香港的學生同樣需要面對的問題。當然,有能力進入頂級大學,同時修讀所謂「神科」的同學,自然沒有那些顧慮,但一般的學生就要需要多一點思考。每一類大學學科對將來事業,甚至賺錢能力的影響,往往是一個迷思,一方面受地區職埸結構影響,而另一方面就受著社會傳統刻版概念感染。簡單點說,一般人都會覺得近年被各地政府推廣的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的理科學生前境,會比讀文史哲這些社會科學學科的學生好,甚至「傳統智慧」認為後者只可以是興趣沒有「錢途」可言。


因為香港的職埸比較單一,所以無論現實及概念都比較難改變。英國職埸相對多元化,而政府近年亦積極推行STEM教育,這令學生及社會對理科及文科的看法自然加深了偏見,但現實與將來職埸發展是否就像這樣呢?根據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與經濟及政策顧問(London Economics)的研究及分析顯示,原來這二十年來,英國的文史哲這些社會科學畢業生,與收讀STEM學科那些的受聘率相差不過是1%(分別是88%及89%)。收入方面就差距大些少,但不至於坊間所想象一樣,STEM的學位畢業生平均年薪是三萬八千多鎊,而文科生就是三萬五千多。但是如果是碩士或以上學歷的話,情況竟然就相反,更出乎意料的是,近年英國的金融業取錄的新入職員工,有七成的是人文學科的畢業生。


上述這些英國關係人文科學與STEM畢業生的職埸實況數據背後是可以解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英國屬於服務型經濟體,與德國那個工業型環境不同。除此之外,於網絡世代,無論市場、服務、金融甚至通訊創科等行業發展,除了科學基礎之外,實際上是需要人文科學的人材作為思考、分析及創意做後盾,互為補足相輔相成。說到底,這是關乎國家業務多樣性,造就多元化的職埸,從而不會令年青人選科的時候,因為將來的事業而埋沒興趣。

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來源: Topick hket.com 發佈於: 2023-11-22 原文責任編輯:梁凱婷 為培育創科人才,都會大學將成爲本港首間自資院校,於2024/25年參與創新科技署旗下的「創科實習計劃」;超過2,000名修讀STEM相關學科本科及研究生最快可於明年暑假,藉計劃獲得創科相關實習機會。 校董會主席黃天祥於今日(22日)舉行的僱主午宴上表示,新安排有助都大學生獲得更多寶貴的實習機會,大大提升其

來源: Sunday Kiss 發佈於: 2023-10-25 科技教育成為現時教育的大趨勢,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由前任校長到現任張校長都一致發揮前瞻性,大力引入科技教育、STEM教育等,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孩子增加學習興趣、未來的競爭力。今回「校長辦公室」將會帶大家了解這所學校以其不斷進步的科技教育和豐富的學術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求知和探究精神,為他們的未來打造了無限可能性。 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好

來源: 東網 on.cc 發佈於: 2023-10-15 為配合社會創科發展及鼓勵學童多參與運動,聖雅各福群會與八達通卡有限公司聯合舉辦「八達通創科運動計劃」,吸引逾百名學童體驗乒乓等球類運動,並學習STEM知識。參加者會將科技與體育融合,例如自製乒乓球發球機,同時培育他們的體能及智能發展。 該計劃自2022年推出,並獲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攜手扶弱基金贊助,目標於2022至2025學年推行首個3年計劃

bottom of page